產品分類導航
CPHI制藥在線 資訊 又一款新藥折戟,阿茲海默癥治療路在何方?

又一款新藥折戟,阿茲海默癥治療路在何方?

熱門推薦: 新藥研發(fā) 治療 阿茲海默癥
作者:探索菌  來源:生物探索
  2021-01-21
眾所周知,阿茲海默癥領域一直是新藥研發(fā)的重災區(qū),臨床失敗率高達99.6%。盡管各大制藥公司頻頻吹響有關該領域新藥研發(fā)的號角,但卻大都以失敗告終。最近,阿茲海默癥新藥臨床失利再添一員。

       眾所周知,阿茲海默癥領域一直是新藥研發(fā)的重災區(qū),臨床失敗率高達99.6%。盡管各大制藥公司頻頻吹響有關該領域新藥研發(fā)的號角,但卻大都以失敗告終。最近,阿茲海默癥新藥臨床失利再添一員。

       1月18日,Biohaven制藥在其官網(wǎng)公布了旗下EAAT2抑制劑troriluzole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癥II/III期臨床研究,48周后治療組未達到主要臨床終點,同時在海馬體量的關鍵次要指標上也未能擊敗安慰劑。

       troriluzole是被批準用于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(ALS)的riluzole的前藥。ALS是一種與高水平谷氨酸有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,而阿茲海默癥的一個特征同樣也是谷氨酸活性過度。troriluzole能夠通過增加神經膠質細胞上的興奮性氨基酸轉運體(EAAT2)的表達和功能來增加對突觸谷氨酸的攝取,從而降低谷氨酸的突觸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這項失利的II/III期臨床研究主要終點為觀察48周曲利唑治療后,患者在阿爾茨海默病評估量表-認知分量表11(ADAS-cog)和臨床癡呆評定量表(CDR-SB)評分上有沒有統(tǒng)計學差異,次要終點為通過磁共振成像(MRI)評估的海馬體積,然而結果卻不夠理想。

       在97例輕度AD患者組成的亞組分析中,48周治療后,48名曲利唑亞組受試者基線時海馬體積的平均變形變化為-1.1%,而安慰劑組為-1.6%。p值為0.2。該公司表示,亞組分析顯示“潛在益處的無顯著數(shù)值差異”和“曲利唑對早期疾病患者的潛在生物學效應”

       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,患者以每天一次280 mg的劑量使用troriluzole的治療相對耐受,并且顯示出與先前troriluzole的研究一致的安全性。Biohaven公司計劃修改正在進行的troriluzole在輕度AD患者中的長期擴展研究,使其能夠繼續(xù)治療,以收集更多的臨床和生物標志物數(shù)據(jù)。

       據(jù)美國藥品研究與制造商協(xié)會(PhRMA)2018年發(fā)布的數(shù)據(jù),1998-2017年期間全球已有146個AD藥物在臨床中遭遇失敗,僅有4藥物成功上市,平均而言,阿茲海默癥新藥臨床成功率僅為2.7%。在失敗的藥物中,4%為tau蛋白機制,15%為β淀粉樣蛋白機制,19%為神經炎癥機制,26%為神經遞質機制,而36%為其他機制。從這些數(shù)據(jù)中,不難看出阿茲海默癥新藥研發(fā)的難度之高。

       當然,承受藥物研發(fā)失利的風險、不斷在失敗中試錯正是藥物研發(fā)人員的可貴之處。一周前另一款阿茲海默癥新藥給該領域的企業(yè)及研究人員帶來了信心。

       禮來公司旗下donanemab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,與安慰劑相比,donanemab可顯著減緩早期阿爾茲海默病疾病進展,患者認知和日常功能復合指標(iADRS)下降較安慰劑減緩了32%。

       值得說明的是,這是一款證明去除Aβ蛋白可帶來更好的臨床結果的研究,在一定程度上為近年來屢遭質疑的“淀粉樣蛋白假說”“正名”。

相關文章

合作咨詢

   肖女士    021-33392297    Kelly.Xiao@imsinoexpo.com

2006-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(保留一切權利) 滬ICP備05034851號-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