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Semaglutide與tirzepatide在肥胖癥領域的競爭如火如荼之時,后浪們的較量已經箭在弦上、一觸即發(fā),針對BIC(Best-in-class,同類最 佳)的競爭已經拉開序幕。
01
12周減重13.1%,
BIC潛力巨大
首先聲稱有望成為BIC的候選藥是諾和諾德的每日口服制劑amycretin,諾和諾德的首席執(zhí)行官Lars Fruergaard J?rgensen最近表示,amycretin可能成為治療肥胖癥的BIC。
Amycretin是GLP-1和胰淀素雙受體共激動劑(圖1),目前處在I期階段,并取得了12周減重13.1%的成績,遠超Wegovy同期6%的表現(xiàn)。
圖1 Amycretin的減肥作用機制
圖片來源:Novo Nordisk
目前尚不清楚amycretin的分子結構,但從其使用滲透增強劑SNAC的技術特征來看,其分子應該是多肽模態(tài)。諾和諾德表示,amycretin將于今年下半年進入II期研究,預計2026年初獲得結果,期待2030年前將其推向市場。
與諾和諾德發(fā)布amycretin I期結果幾乎同時,Viking Therapeutics也公布了I期減肥候選藥資產VK2735口服制劑的臨床結果。VK2735在一項非常小型的試驗中,接受最高劑量水平的患者在28天后體重減輕了5.3%,多達57%的患者體重減輕了至少5%。在治療13周后,VK2735可使體重平均減輕13.1%,這個成績已經超越了同為GLP-1/GIP雙受體共激動劑的tirzepatide的同期表現(xiàn)。Leerink Partners分析師在其研究報告中表示,結果支持VK2735具備BIC的潛力。
Amycretin和VK2735都成為了潛在的BIC,但這在邏輯上并不矛盾,在BIC沒有正式加冕之前,在研藥物都具有成為BIC的潛力。
但這里的BIC,可能并非狹義上的概念。狹義上的BIC中的“同類”指定通常需要針對相同的靶標,而Amycretin是GLP-1和胰淀素雙受體共激動劑,VK2357則是GLP-1和GIP雙受體受體激動劑,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種藥物并非標準的“同類”,Amycretin自成一類,而VK2357和tirzepatide屬于“同類”。
BIC藥物是指在既定作用機制內被認為優(yōu)于首 創(chuàng)藥物(FIC,first-in-class)和同類藥物的后續(xù)藥物(next-in-class)。與它們相比,BIC可提供更優(yōu)的療效、安全性、患者依從性或降低治療成本。這些優(yōu)勢可以使BIC藥物成為其治療領域的首選療法。
02
FIC與BIC的商業(yè)競爭
FIC是制藥公司追求的目標,但如果在追逐FIC的競賽中失利,仍然可以通過成為BIC實現(xiàn)逆轉。
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排名前十的制藥巨頭,他們開發(fā)的靶點中,有68%存在著至少5項資產的競爭。例如至少有50幾項涉及PD(L)1的資產開發(fā)正在進行之中,因此BIC的競爭非常激烈。
FIC和BIC究竟誰更能取得商業(yè)成功?這不能一概而論。
在一項專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評估了2010年之后推出的29類具有新機制的藥物,總共包括104個產品。研究人員對每種產品的3個指標:上市順序、治療優(yōu)勢(按照療效、安全性和遞送打分,1最差,3最好)以及商業(yè)成功(預測到2028年的全球銷售額)進行了排序,從中分析FIC和BIC的商業(yè)表現(xiàn)。
圖2 上市順序和療效與銷售額的關聯(lián)
銷售額以FIC/BIC藥物標準化(左上角,100%)
圖片來源: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
分析結果表明,首先推出的具有新機制產品往往表現(xiàn)更好。第二批上市的BIC的銷售額,只有那些即是FIC,又是BIC的產品的38%。相比之下,療效中等的FIC的銷售額是那些同為FIC和BIC產品的82%,但卻是第二批上市的BIC藥物的兩倍多。即便是那些相對療效最差的FIC,也能獲得同為FIC和BIC產品54%的銷售。這一結果似乎說明了FIC與商業(yè)成功之間的關聯(lián)。
圖3 產品銷售額與療效/上市順序關系的市場細分圖
(a)腫瘤學產品,(b)非腫瘤學產品,(c)具有多種適應癥的產品
圖片來源: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
從適應癥的角度細分,腫瘤學產品似乎更青睞FIC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(圖3a),F(xiàn)IC腫瘤學產品只要具有中等的療效,就能獲得相對于next-in-class產品顯著的優(yōu)勢。
相比之下,腫瘤學之外的市場對于后來者更加友善(圖3b),尤其是患者有可能“橫條”的適應癥領域,例如偏頭痛、牛皮癬和其他炎癥類疾病。在這些領域,產品形成明顯差異化的可能性相對較小,進入市場的第一款產品不太可能占據(jù)絕 對的統(tǒng)治地位。對于這種特征的產品來說,開發(fā)商需要考慮除功效和上市時間之外的其他潛在的差異化因素,包括促銷策略或獲取優(yōu)勢準入的方法。
在涵蓋多種適應癥的藥物類別中,F(xiàn)IC/BIC的優(yōu)勢非常明顯,部分原因在于它們能更快地擴展適應癥范圍(圖3c)。BIC但第二位上市的產品的銷售額只有FIC/BIC的20%。
03
后來者的策略
后來者在上市時間上已經喪失了先機,但它們仍然可能取得顯著的商業(yè)成功。
盡快緊隨FIC的腳步推出BIC,或者加大BIC的療效優(yōu)勢。大多數(shù)在FIC推出后2年內上市的BIC能獲得至少與FIC相當?shù)纳虡I(yè)表現(xiàn)。如果BIC的優(yōu)勢更明顯,它們則有望超越FIC的銷售額。
開發(fā)更有價值的適應癥來擴大潛在市場。例如第三個上市的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,即使在沒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也能降低心衰的風險。
使用具有更好表現(xiàn)的新模態(tài)藥物:例如CAR-T療法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能夠取代雙特異性抗體blinatumomab,用于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。
市場后來者還可以通過創(chuàng)新的市場準入策略,或者通過更方便的給藥方式來促進競爭。
回到諾和諾德和Viking的減肥藥潛在BIC,它們在臨床數(shù)據(jù)上已經表現(xiàn)出了超越前輩tirzepatide和semaglutide的減重率。更為重要的是,這兩款減肥候選藥都是通過口服遞送的方式給藥。盡管距離這些藥物上市還需時間,但面對肥胖癥這個龐大的市場(有分析師預測其規(guī)模能夠達到每年800-1000億美元的規(guī)模),這些潛在的BIC有可能會對市場產生顯著的影響。
合作咨詢
肖女士
021-33392297
Kelly.Xiao@imsinoexpo.com